彩神近年来,三都县凤羽街道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发展壮大产业和增加群众收入目标相统一,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因地制宜建设帮扶车间,确保搬迁群众就近就业,让群众安心安家。城南社区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该安置区建有51栋135个单元2860套房,安置入住2491户11761人,安置规模居全州第一,省内第七,在广州市黄埔区帮扶下,城南社区建立了黄埔幼儿园、黄埔医院、黄埔小学、就业孵化基地等,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及其他服务设施配套,社区产业蓬勃发展,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坚持创新机制,推进产业要素集聚。建好基础设施下好“先手棋”。充分利用移民安置点城郊区位优势和大量可利用土地资源、商业门面、充足的劳动力和已有的帮扶车间等优势资源,整合资金建设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等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结合上级关于后扶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优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结合发达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区位优势,为进驻企业融入黔中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提供了便捷条件。探索形成“两优化三整合”帮扶车间新模式,充分发挥帮扶车间效益,推动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断扩大就业需求。写好优化营商环境“下半篇文章”。努力围绕东西部产业协作营造良好的营商服务环境,依托社区数字化平台和线下社区服务机构,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生活服务、社区治理及公共服务、智能小区等服务,不断提升群众自治水平,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为企业入驻营造良好氛围。聚焦企业在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好服务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通过企业大走访、企业特派员等方式,提高服务企业质量和意识,精准掌握企业运转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主动帮助企业化解问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打造高效政务环境。整合资源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利用移民安置点城郊区位优势和大量可利用土地资源、商业门面和已有的帮扶车间等优势资源,整合资金建设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等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引进优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以点带面汇聚成一条甚至更多条产业链,形成劳动密集型企业园区。
培育产业群体,促进全产业链延伸。协作资金注“活水”。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600万元在城南社区建设移民后续就业孵化基地,建设标准厂房8240平方米(共4层),已于2022年3月25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吸纳140余名安置区群众和周边群众务工。社区群众集中搬迁入住以来,在广帮资金持续注入下,社区产业从无到有,产业结构从单一到多元,群众增收方式、增收渠道逐步多样化。栽下梧桐引“凤凰”。引进贵州晨南服饰有限公司,公司专业织造生产校服十余载,具有设计-打版-制样-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各种功能,目前是黔南州内功能最全、最大的校服生产基地之一。产品主要销售到浙江、广西、湖北、云南等地,并实现三都县内全覆盖。公司年产值700余万元,现有工人88人,其中驻厂工人54人,驻外销售12人,带货回家14人,临时工人8人,稳定人均增收达到3500元/月以上,最高达到10000元/月;引进三都县鑫润贸易有限公司,公司隶属于海洋皮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各种箱包和手袋等的综合性外贸企业,产品主要发往欧美国家,以及东南亚等地。公司产值达500万余元,企业拥有员工40人,其中驻厂工人32人,临时工人8人。稳定人均增收约2500元/月,最高达到5000元/月,车间虽小,却稳稳兜住了百姓民生。解忧强技促“增收”。为提升移民群众就业服务技能,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在城南社区移民安置点建设集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技能综合培训基地,开展焊工、电工、叉车、家政服务员、美容师、马尾绣、网络直播等技能培训,有效解决安置区年龄大、就业技能差、文化水平低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丰富产业类型,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持续强化硬件,引优招强。以东西部协作资金建成的黄埔产业孵化基地为基础,继续申报项目资金扩大孵化基地规模,投资3100万元继续在城南社区建设凤羽街道2022年移民社区创业孵化基地,在中央统战部和东西部协作小组的帮助下,引进蒂菲尔时尚内衣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公司于2023年9月正式入驻孵化基地,先后累计投资2000万元购买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建成4条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线,公司目前吸纳群众就业140余人。二是盘活现有资源,激发活力。充分利用社区闲置商业门面、厂房等,持续推进就业帮扶车间建设和发展,通过不断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强化企业向凤羽街道集聚,吸引更多创业者利用商业门面扩大帮扶车间,以点带面汇聚成一条甚至更多条产业链,形成劳动密集型企业园区。吸引贵州奇垦禽类加工有限公司、百盛鞋业、高原纸业、梦羽佳服饰、乡村振兴馆、鑫润贸易、晨南服饰、蒂菲尔时尚内衣科技有限公司等入驻,逐渐形成集制鞋加工、纸业加工、服装加工、箱包手袋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三是抓实就业增收,安居乐业。探索“企业+订单+贫困户”模式。以适合分散加工的手工艺品、农产品、来料加工等为依托,通过企业培训、订单到户,居家生产、按件计薪。晨南服饰通过居家式“帮扶车间”有效解决不方便出门带幼儿或照顾老人的妇女以及残疾人在家“上班”创收,解决特殊群众就业40余人。百盛鞋业、欣晨服饰等彩神,依托社区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小孩就近就学,家长送小孩上学后就可以立即上班,小孩放学后家长也下班了,若小孩提前放学,车间和社区也设有如“四点半课堂”等小孩照料中心,家长可以安心上班。为群众提供灵活机动的就业条件,激发群众就业增收热情。
据统计,目前入驻城南社区企业8家,每年至少提供稳定就近就业岗位近1000个,年产值6500万元以上,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实现群众有收入、企业有回报、地方有发展的良性循环,让移民群众能在“家门口”稳就业、促增收。(李荣发 莫斌)